励志 | 体重将近300斤的他,两天走了100公里路……
2019-11-11 19:44:00


两天,徒步走完100公里路,

你行吗?



11月2日,是第20届湖南百公里徒步活动开赛的日子。1.2万余名毅行者要在两天时间内,徒步穿越长沙、湘潭、株洲3座城市,行程近100公里。

 


毅行者多是大学生,来自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的邓璋是其中最有“分量”的选手。


3XL的百公里T恤衫是组委会能提供的最大码数,但套在邓璋身上还是太紧了,腰上挤出的肉像是一个个重叠的“游泳圈”。走在路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大山”。


 

我今年19岁,大一,290斤。”对着镜头,邓璋的笑容很灿烂,脸上滚着汗珠,报完自己的体重,他又俏皮地补了一句,“能虚报几斤不,就说我270斤......

 


邓璋是在高三时发胖的。

 

高考的压力让这个饮食本就不规律的少年“快速膨胀”——“大块头”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困扰:集体活动,基本都在排在队伍的末尾;被班上同学起外号,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就连走在大街上,偶尔也会被路过的大爷大妈拦住:“小伙子你怎么这么胖。”


他报名参加本届湖南百公里时,周围人都以为这又是他的一次“玩笑话”。即使当他真的站在湖南百公里的赛场上时,周围的怀疑声也没有停歇:“他肯定走不完,要不哭着退赛,要不就作弊。”

 

湖南百公里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并不只在耐久力层面。“作弊”已然成了一门生意。路上随处可见出租车,谈好价钱,司机就能把毅行者送到下一个签到点附近。

 

“下个签到点还有10公里,你确定能走到吗?坐车多舒服,只要10块钱,我保证你不会被逮到。”刚走到第二个签到点,就有司机盯上了这只“肥美的猎物”。

 

“你这价钱可太便宜了。”邓璋喘着粗气,打趣说,“我是来‘作死’的,不是来‘作弊’的。”



走到湖南百公里首日露营地时,已经晚上9点了,刚下完一场大雨,他浑身打着哆嗦,分不清楚是冷还是累得脱力。第二天当他抵达终点时,已经是晚上8点,天完全黑了,他连站着的力气都没了,坐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湖南百公里第二天的路程安排浸透了组委会的“良苦用心”,先是一段12公里的碎石路,余下的30余公里也多是在坎坷的乡道上蜿蜒前行。 记者很难想象他这么大的块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队友前期帮了我很多忙,走到后面几乎就是凭借意志力一点一点挪动了。”他说的很轻松,但脚下的水泡清清楚楚地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这一趟磨出了4个大水泡,脚掌肿了一圈,至今还未完全消退。

 

全程咬紧牙关的邓璋走到终点,一路积蓄的情绪终于爆发,他哭了。幸福的泪水滑过脸颊,掉落在湖南百公里毅行证书上。

 上面写着:

“我们谨作证: 你是一个有毅力、有爱心、敢行动、善合作、重承诺、身体棒的人。 希望你永远记住这两天。


“祝愿你继续人生最有分量的行走。” 记者把点赞和祝福送给这位重量级的毅行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四学生张云松连续四次在湖南百公里中担任医疗志愿者,为毅行者处理伤口,“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忙到夜里10点多”。

 

他已经记不清捧过多少只“受尽委屈”的脚,挑过多少只“奇形怪状”的水泡。但很多毅行者在接受完治疗后,又目光坚毅地继续走下去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张云松眼里,几乎每位毅行者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长沙学院机电系大二学生郑天昊刚报完名就扭伤了左脚,但依然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湖南百公里赛场。刚走出20公里,左脚跟就磨出了水泡,整个脚掌跟着慢慢肿胀起来,最后在半百签到点被医生劝退......“我想试试自己能走多远。” 他说。

 

中南大学大二学生胡涛到达第二天的第七签到点时,汗液已在黑色T恤结成点点盐渍。“昨晚累惨了,没来得及换新衣服。”他说,这件沾满汗水的衣服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这段毅行经历,是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湖南科技大学大一新生黄天赐被称作“百公里暖男”,他肩挑一根登山杖,杖头系着两个女同学的书包。面对记者的询问,他表示一点也不累,负重可以让他脚步更加稳健,“男生,应该多帮帮女孩子”。

 

湖南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支家俊、潘泰隆、周英俊在毅行路上不忘“益”行,三人在途中看到垃圾、塑料袋等就会捡起放入携带的书包中,用细微的善行默默守护湘江。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略显羞涩,“这是当代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去做的。”


据湖南百公里组委会发来的统计结果显示,参赛的1.2万人中,有近1万人坚持走到了终点。

 

湖南百公里创办至今已13年,二十余万名毅行者用脚步丈量土地,他们行走的距离加在一起,能绕地球赤道数百圈。毅行的脚步不会停歇,10月底,这项活动已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列为“国家级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之一”向全国推广。

 

坚持、执着、勇敢、善良......每位毅行者都在用行动勾勒着自己对生命和行走的理解。湖南百公里的创始人江岸说,湖南 百公里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最本真的面目。

 

“很多没有走过湖南百公里的人都问我湖南百公里的意义是什么”,华声在线记者潘梁平采访过很多届百公里。

 

他说,“有人说这是一场修行,有人说这是一次旅行,也有人说这是与真我的一次对话……但很多走在途中的人说并不会考虑太多‘意义’,生活就是这样,去行动,去感知,就已经足够了。”


透过湖南百公里,我们看到了青春最美丽的样子。


图片:湖南百公里主办方、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幺零零”已获权转载。

本期编辑:安彦璟

(长按二维码,关注工人日报 微信)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